问题5: 上帝会使⼈成为同性恋者吗?
快速回答:
⼏⼗年来,社会和学术界⼀直在寻找SSA的成因。已经进⾏了⼤量的研究,其中⼀些旨在⽀持⽣物学假说,但没有⼀项能够最终确定原因。
相反,科学告诉我们,SSA可能是四⼤类因素的结果:⽣物、环境、童年经历和成⼈经历。每个因素的权重因⼈⽽异。
⽆论是科学还是圣经都没有告诉我们上帝要⼈成为同性恋。但这不应该阻⽌我们去爱别⼈,因为每个⼈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创造的,有内在的价值。
我们是谁?
在基督教的世界观中,我们⼈类是上帝的创造。祂不仅把⽣命注⼊我们的体内,祂还按照⾃⼰的形象创造了我们。上帝的形象赋予了我们⽣命的价值和⽣命的尊严。这是⼀种深刻的理解,它巩固了基督教伦理以及我们理解⾃⼰及周围世界的⽅式。
因此同性恋者也是上帝创造的吗?是的,因为上帝按照⾃⼰的形象创造了每⼀个⼈,⽆论种族、语⾔、宗教、能⼒/残疾、性取向或性别认同是怎样的,都有⽆限的价值。
那是上帝使⼈成为同性恋者的吗?不,因为上帝并不⾃相⽭盾。上帝创造了男性和⼥性的⼈类,⼀个为着另⼀个,圣经中所有关于婚姻的教导都是异性恋的。同性关系也不被允许——如果上帝使⼈成为同性恋者,同时⼜禁⽌同性关系(⾮柏拉图式的,参阅第 20题),那将使祂⾃相⽭盾,从⽽不再是上帝。
为什么有些⼈被同性恋者或者是同性吸引呢?
上帝创造了我们,原本⼀切都是很美好。然⽽,⼈类背叛了上帝,不得不承担罪的后果。罪最终毁灭我们。这与上帝的仁慈是不⼀致的。不幸的是,罪的后果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它也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类承担着罪的各种后果,不仅仅是在我们与上帝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中,它也袭击了我们的思想和身体;使我们贪求违背神的旨意的事,使我们的身体违背上帝最初的旨意。因此,即使⽣物学影响了性取向,将其归类为道德问题也不是⼀个有意义的争论点,特别是对于按照上帝的设计和完美旨意来理解道德的基督徒来说。
但是对于⼀个不相信上帝的⼈,⼀个可能会问“同性恋不是天⽣的吗”的⼈,我们该如何回应呢?⼏⼗年来,科学研究⼀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冷静地解读其结果⼀直颇具挑战性。与任何有争议的话题⼀样,研究结果也被媒体、LGBT活跃⼈⼠、甚⾄基督 徒所报道(或歪曲)。在讨论这样的话题时,保持理智的谦虚是好的,但不是没有彻底调查研究实际上说了些什么,没有说些什么。
‘天⽣如此’ – 注定了要是同性恋者?
“天⽣如此”的想法⾸先需要被正确地解读。这个表态强调成为同性恋者是⾃然的产 物,多过于培育的因素。“⾃然”可以指完全超出各⼈所能够控制的范围,就像身体的特征,例如眼睛的颜⾊、⾎型、身⾼等。另⼀⽅⾯,“⾃然”可以是指⼼理-社会⼒量,例如家庭成⻓环境,创伤和虐待经历等。
在这⼀节中,让我们来看看⼀些就同性恋课题最 常引⽤的⽣物学研究。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阅读新加坡国家教会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of Singapore)出版的《同性恋问题与答案》(Homosexuality Questions and Answers)⼀书。[1], ‘Homosexuality and the Christian’ by Dr. Mark A. Yarhouse (2010) [2], ‘Born Gay?
Examin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Homosexuality’ by Dr. John SH Tay [3] and ‘My Genes Made Me Do It!’ by Dr. NE Whitehead and BK Whitehead [4].
a) ⼤脑结构的差异
1991年,Simon LeVay和他的同事进⾏了⼀项关于⼤脑结构的研究,并提出“性取向有⼀个⽣物基质”。他是在发现异性恋男性的前下丘脑(INAH-3)是同性恋男性的两倍,更接近异性恋⼥性的两倍之后得出这⼀结论的。此前的研究表明,男性和⼥性的⼤脑存在差异。
然⽽,这研究及其结论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项研究的样本量⾮常⼩,只有41个样本。结果并不⼀致:3名男同性恋拥有更⼤的INAH-3区域;3个异性恋男的INAH-3区域更⼩。该结果在随后的类似研究中也不可重复。考虑到⼤脑神经的可塑性,事实是所有的样本都来⾃于去世的艾滋病病⼈,以及缺乏对这些⼈完整性史的了解——他们死后被划分为同性恋或异性恋,因果关系并不明确。
此外,在1994年,莱维⾃⼰也承认他“没有证明同性恋是遗传的,也没有找到成为同性恋的遗传原因”。他还说:“⼈们在解读我的作品时最常犯的错误是,我并没有说同性恋者是天⽣如此。”我也没有在⼤脑中找到同性恋中⼼……因为我观察的是成年⼈的⼤脑,我们不知道我发现的差异是出⽣时就存在的,还是后来才出现的。”遗憾的是,这⼀澄清并没有得到像当初他的学说提出时那样受到欢迎并⼴泛的报道。
B)双胞胎的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员对双胞胎进⾏研究。他们发现双胞胎其中⼀名是同性恋的⼏率 – ⽐起异卵双胞胎和不同兄弟姐妹,同卵双胞胎有较⾼的⼀致率 (即当⼀件事情发⽣导致另⼀个事情发⽣的机率)。虽然这似乎表明了⼀些“⽣物学”的东⻄,但这并不是同性恋基因决定的有⼒证据。
同卵双胞胎是由相同的卵⼦和精⼦形成的,因此他们会拥有⼏乎相同的基因,从⽽产⽣相同的属性,⽐如同性和眼睛颜⾊等⽣理属性。如果只有遗传因素影响⼀个特征,同卵双胞胎的⼀致性率应该接近100%,即在10对双胞胎中,所有10对都有相同的特征。相⽐之下,Bailey和Pillard(1991)的这项研究显示同卵双胞胎的⼀致性率很低,只有52%,这说明⾮⽣物因素的影响很⼤。
其他严重的问题也困扰着这项研究。研究⼈员通过同性恋杂志招募了⼀批有偏⻅的申请者。2000年,⻉利、邓恩和⻢丁以更⼤的样本量进⾏研究时,结果⽆法重复——同卵双胞胎男性的⼀致性率仅为20%,⼥性为24%。Bearman和Brueckner(2002)发现只有6.7%的同卵双胞胎同时是同性恋。
此外,研究⼈员⻉利还说:“性取向与选择⽆关。我们的发现表明,可能是基因在起作⽤——我们发现了两组影响男性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证据。但它不是完全决定性 的;当然还有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有⼀些基因与男性性取向有关。虽然有⼀天可能会导致对男性想要进⾏产前检查,但并不⾮常确定,因为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结果”。基本上,这是承认基因并不能决定⼀个⼈的性取向,因为其他⾮⽣物因素可能会极⼤地影响它。
c) 染⾊体的研究
1993年,Hamer和他的同事提出了X染⾊体上的DNA标记和男性性取向之间的联系。他们研究了40个家庭,每个家庭有两个同性恋兄弟。该研究发现,33对兄弟在他们的 X染⾊体上(来⾃⺟亲)有5个标记,位置被称为Xq28。
然⽽,共享标记的存在并不是确定性取向的有⼒论据。我们有46条染⾊体(23对),基因并不是独⽴⼯作的。当涉及到同性恋时,它最多被认为是⼀种多基因(多基因影响很⼩,⻅d部分)特征。所以我们不能说⼀个基因,Xq28,直接导致了特定的⾏为。
这项研究的其他问题包括⽆法复制该结果——没有其他研究能够复制哈默尔的发现。也没有对照组——哈默尔没有把异性恋兄弟作为⽐较对象。有可能,其他没有被认定为同性恋的男性在他们的X染⾊体上也有同样的基因标记。哈默尔还排除了基因构成与他的发现相⽭盾的兄弟对的结果。
最后,哈默尔⾃⼰说:“我们还没有找到性取向的基因——我们认为它不存在。”其他从事同⼀类型研究的学者认识到,环境因素在⼀个⼈最终的性取向中发挥着作⽤。 2017年,北岸⼤学(North Shore University)的艾伦·桑德斯(Alan Sanders)在回答“所有拥有这些基因的“同性恋”变体的男性都会是同性恋者吗?”说:“不,因为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包括环境……有些⼈的基因会增加他们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但他们不是必定会成为同性恋者。”
d) ⾄今为⽌规模最⼤的研究 –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2019年,发表了迄今为⽌规模最⼤的关于⼈类性取向和⽣物学的研究。研究团队对来⾃英国和美国的477,522个个体进⾏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来⾃美国和瑞典的15,142 31个个体进⾏了复制分析,并使⽤性偏好的不同⽅⾯进⾏了后续分析。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样本量巨⼤,它是⼀个全⾯的尝试,以了解⽣物学影响/同性吸引/⾏为的相关性。然⽽,结果显示只有5个常染⾊体位点与同性⾏为显著相 关。总的来说,所有测试的基因变异占男性和⼥性同性性⾏为变异的8%到25%。⼴义遗传⼒为32.4%(即67.6%的影响是⾮⽣物学的),与以前的⼩规模双胞胎研究相似。该研究的主要作者Andrea Ganna还说“没有同性恋基因”,论⽂提到“所有测量的常⻅变异⼀起只能解释在群体⽔平上的部分遗传能⼒,不能有意义地预测⼀个⼈的性取向。”
五个snp中有两个与男性秃顶或嗅觉有关。这项研究还发现了其他与同性⾏为相关的基因,包括个性特征(孤独和乐于体验)、危险⾏为(吸烟和使⽤⼤麻)以及精神健康障碍。双向情感障碍、⼤麻使⽤和性伴侣数量的遗传相关性在⼥性中显著⾼于男 性。关于这些消极的⾏为和精神健康障碍,研究⼩组谨慎地强调,”这些遗传背后相关性的因果过程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有同性性⾏为的⼈,在相关的环境因素中的偏好造成的“。
在这⼀点上,还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团队已经“参与了LGBTQIA+倡导组织”的这项研究,并给出了⼀些免责声明,称“研究结果并不指向基于性别身份或吸引⼒的歧视的⻆⾊,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没有对‘先天’和‘后天’对性偏好的影响程度做出任何结论性的声明。”
⽣物学在同性恋中的⻆⾊
经过⼏⼗年的研究,所有这些都指向同⼀个结论:没有⼈知道同性恋的确切成因或原因;即使是⽀持LGBTQ的科学界也⽆法声称是⽣物决定的,也不知道原因。正如同性⾏为与精神健康疾病有基因相关性,⽽危险⾏为不能让我们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我们不能将发现的相关性与因果关系混淆。
然⽽,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物学上可能说有32种因素促成了同性恋。今天我们将讨论同性恋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分别是:⽣理、童年经历、环境影响和成年经 历。
那么,如果性取向不是由⽣物学决定的,那⼜有什么⼤不了的吗?
⽣物学学说认为,因为性取向是由⽣物学决定的,任何形式的性吸引或性取向都需要作为⼀种普通的⽣物多样性⽽被接受,⽽且它将是不可改变的。
然⽽,如上所述,很明显同性恋不是由基因决定的,⽽是各种因素复杂混合的结果。
⽣物学上决定的身体特征,如眼睛的颜⾊、⽪肤的颜⾊或性别,不能作为把性取向作为⽣物学上决定的⼈类的⼀部分来加以⽐较。
知道同性恋不是由⽣物学决定的,也消除了⼀个⼈不可能经历性偏好或性取向转变的神话(更多细节参阅第8题)。因为它的不确定/闭锁⽣物学,真正的改变是可能的,尽管跨类变化(完全是同性恋和异性恋,反之亦然等等)是罕⻅的,更常⻅的是⼈们对于不同程度的吸引⼒或他们认为⾃⼰的吸引⼒的经历,因此这是属于可⾃我管理的。
对于经历SSA的基督徒来说,记住你的⽬标不是唯⼀的。这不是关于成为异性恋的课题,⽽是关于成圣的课题。
作为相信同性恋不符合上帝对我们的设计和意愿的基督徒,我们也必须⼩⼼并记住⼀个⼈的吸引⼒或取向不是他们选择的东⻄。拥有SSA的⼈发现⾃⼰被同性吸引,并不是有意识地选择这样做的。也就是说,经历SSA的⼈确实可以做出选择。他们“⽆法控制”所以只能沉迷于同性恋⾏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他们必须对⾃⼰的⾏为和身份做出选择。
事⼯提示:
- 没⼈会选择⾃⼰的性吸引⼒和性偏好。
- 与此同时,我们的存在不仅仅是性欲⽽已
- 专注在我们在基督⾥的身份 – 我们所有的挣扎都是相同的,⽽上帝也的确赐给我们脱离的⽅式。
- 脱离不⼀定是从同性吸引的挣扎中得以解脱(虽然有可能会如此),⽽是有能⼒否定属世的情欲并追求属灵的⽬标、朝往圣洁的⽅向前⾏。
- 专注于我们都是有瑕疵的,也会在许多不同的地⽅,⼈和事物上去寻找爱 – 这⼀切都是徒劳的,如果没有真正遇到上帝。
- 站稳在事实上 – 没有⼈是天⽣的同性恋者。
- 谨记,有⾄少四⼤类因素以⼀种未知的⽅式影响着⼀个⼈的性偏好。
- 我们承认⽣物学可以是其中⼀个影响的因素,但却不能⽤之来证实‘天⽣如此‘的说法。⼈类是堕落的,我们的⽣理也是如此。
- 性偏好/取向的改变是可能的,但不是终极⽬标。圣洁才是,透过圣灵的帮助是可达到的。
- 不是每个⼈的境况都是魔⻤造成的。不要贸然断定对⽅需拯救!
- 与对⽅⼀起同⾏:更多的去了解对⽅,并给予帮助和服事。
- 牧养和帮助⼀个经历同性吸引的朋友或会友,不单是传递有关上帝和圣经的知识。
- ⼈们渴望被聆听和了解。有时他们需要⼀些帮助来澄清他们从别的群体听到的说法,特别是那些提议他们去拥抱同性吸引作为他们核⼼身份的⾔论。
- ⽤科学的⻆度去了解同性吸引需要时间和精⼒。如果我们真实爱那些经历同性吸引的朋友和会友,我们应该花时间去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挣扎,然后再尝试和他们⼀起踏上通往圣洁的旅程。
References:
- Homosexuality questions and answers, 2014 https://nccs.org.sg/resources/books, accessed 15 Nov 2020
- Homosexuality and the Christian: A Guide for Parents, Pastors, and Friends, 2010 https://g.co/kgs/6zfd98, accessed 15 Nov 2020
- Born Gay? Examin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Homosexuality, 2010 https://g.co/kgs/HffbJh, accessed 15 Nov 2020
- My genes made me do it!, 2018 https://www.mygenes.co.nz/summary.html, accessed 15 Nov 2020
- A difference in hypothalamic structure between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men, 1991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253/5023/1034/tab-pdf, accessed 20 Aug 2020
- Sex and the brain, 1994 https://www.discovermagazine.com/mind/sex-and-the-brain#.UwILRSiCYeV, accessed 20 Aug 2020
- A genetic study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1991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1311211_A_Genetic_Study_of_Male_Sexual_Orientation, accessed 15 Nov 2020
-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its correlates in an Australian twin sample, 200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743878/, accessed 15 Nov 2020
- Opposite-sex twins and adolescent same-sex attraction, 2002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7062560_Opposite-Sex_Twins_and_Adolescent_Same-Sex_ Attraction, accessed 15 Nov 2020
- Being homosexual is only partly due to gay gene, research finds, 2014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science/science-news/10637532/Being-homosexual-is-only-partly-due-to- gay-gene-research-finds.html, accessed 20 Jul 2020
- A linkage between DNA Markers on the X Chromosome and the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199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8332896, accessed 15 Nov 2020
- The myth of the gay gene. The Press (30 July):9, McKie R. 1993. (cited in link below and [13, page 20]) https://www.tms.edu/m/tmsj19g.pdf, accessed 21 Dec 2020
- My genes made me do it! (see chapter 1 and chapter 9), 2018 https://www.mygenes.co.nz/summary.html, accessed 15 Nov 2020
- Review: ““A Linkage Between DNA Markers on the X Chromosome and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1993), by Dean H. Hamer and Charles A. Thomas.”, 2017 https://embryo.asu.edu/pages/linkage-between-dna-markers-x-chromosome-and-male-sexual-orientation- 1993-dean-h-hamer-and, accessed 20 Aug 2020
- What do the new ‘gay genes’ tell us about sexual orientation?, 2017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155810-what-do-the-new-gay-genes-tell-us-about-sexual- orientation, accessed 20 Aug 2020
- 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2019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5/6456/eaat7693, accessed 20 Aug 2020
- No ‘gay gene’: Massive study homes in on genetic basis of human sexuality,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585-6, accessed 20 Aug 2020
- What causes Homosexuality/Heterosexuality/Bisexuality?, 2000 https://www.aglp.org/Pages/factsheets.htm, accessed 20 Aug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