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什么是同性恋?
快速回答:
‘同性恋‘是⼀个术语,⽤来描述⼀个⼈经历了对同性的吸引,然后在这种吸引的作⽤下⾏动,并认定⾃⼰是同性恋。它也是⼀个⽤于标签和⾃我识别的术语。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汇有不同的解释⽅式,⼀些⼈可能会选择⽤这个词来描述⾃⼰对同性的吸引⼒,⽽另⼀些⼈则避免使⽤“同性恋”这个词,转⽽使⽤“同性吸引”这个词。
同性恋简史
虽然同性恋在不同的⽂化中已经存在了很⻓时间,但它最初是在19世纪被⼀名匈⽛利籍的记者 – Karl Mania Kertbeny – 所创并使⽤的。随后与“异性恋”、“单性恋(⼿淫)”和“兽交”⼀起被称为性障碍 。随着这些词汇的出现,性开始变得分化并常与⾊情相关联,⽽不仅仅是指为了⽣育后代或是传统上限制在婚姻⾥的⾏为。直到20世纪70年 代,同性恋⼀直被归类为精神障碍。
过去两个世纪发⽣的许多事情,造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全球性运动,即争取同性恋⾏为合法化,要求同性婚姻合法化和为此⽽庆贺等。有时候,改变的论据和理由并不那么科学,反⽽多是因为政治⽅⾯的缘故。如今,要在公共场合谈论性课题已变得拘谨。⼈们发现⾃⼰常常陷⼊了两难的境地,需要被迫做出选择:要么认同,要么反对相关的法律;要么给予⽀持,要么被贴上歧视同性恋者的标签。这种不健康的⼆分法很⼤程度上依赖于情绪、恐惧和群体思维。其中的争议和张⼒,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仍未得到解决。
在我们对这个话题进⾏有意义的讨论之前,先知道我们在谈论什么,⽽不是在不了解这个话题的情况下互相⼤喊⼤叫,难道不是更明智的做法吗? 这导致我们需要定义 “同性恋者”和“同性恋”这两个术语。
所以。。。什么是‘同性恋者’/‘同性恋’?
同性恋可被定义为⼀种对同性的⼼理性吸引,通过与同性的亲密(通常是性)来满⾜⾃⼰的欲望。⼀个⼈成为同性恋或同性恋者,是指当他或她经历到对同性的吸引时,会因这吸引⽽采取⾏动/满⾜其性欲,并⾃认为同性恋者。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没有普遍被接受的同性恋/同性恋者的定义。这可能是由于许多原因,如将吸引⼒与⾏为和身份相结合,个⼈保留或有意使⽤该术语,因为它(通常)在过去和现在的负⾯联想,以及害怕使⽤更狭义的定义⽽产⽣抵触。
理解“Gay”的细微差别
虽然有些⼈可能会把“gay”作为⼀个笼统的词来使⽤,但Yarhouse博⼠很好地解释了这个词实际上可能的意味[5]。其他作者也给出了与“同性恋”⼀词相伴⽽来的⾏为维度。
这是个涵盖了性吸引⼒、性取向、性⾏为和(⾃我)身份的术语。虽然他没有明确地把性⾏为与身份认知分开来讨论,但最好将这两者区分开来,以便能更清楚理解其中⼀个如何导致或强化另⼀个。
词汇 | 定义 |
性吸引⼒ | 描述性兴奋感或是被性吸引的感觉。它⽆法控制,但可能是短暂的。 |
性取向/性倾向 | 描述⼀种强烈,耐久和持久的性吸引,⾜以成为⼀个⼈‘默认’的状态。这种感觉是⽆法控制的。 |
性⾏为 | 描述因为性吸引或性取向⽽导致的性活动。这是完全属于个⼈能控制的范围。 |
性身份 | 根据个⼈性偏好⽽贴上的标签。它在我们的⽂化⾥充满了意义。随之⽽来的是对性吸引⼒、性取向和性⾏为的期望。 |
没有⼀个科学⽅法可以⽤来衡量或预测⼀个⼈的性吸引⼒或性取向;研究显示(请看第5题):性吸引⼒或性取向没有单⼀的成因。⼈们的性吸引⼒或性取向(⽆论是异性恋或⾮异性恋)是通过⼀系列复杂的因素⽽发展出来的,其中包括了⽣物学、教养及性经验等等。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性吸引和性取向,请停下来,想⼀想你⾃⼰的性吸引和性取向。你能准确地指出你决定成为异性恋者或是同性恋者的那⼀刻吗?对⼤多数的⼈来说,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我们⽆法解释吸引⼒,就像我们⽆法解释每个⼈对某些领域的不同兴趣或倾向⼀样。我们可以继续讨论⽣物学的影响(在 Q5 中阅读更多内 容)和其他因素,但这对于正在经历被同性吸引 (SSA) 并真正寻求了解如何调和它的
⼈来说,并不是最有益的,他们可能真的希望了解怎样将它与⾃我认同的其他⽅⾯调和,例如成为⼀名基督徒。
给有同性吸引者的两个脚本 (Yarhouse, 2010)
在⻄⽅社会,倡导LGBTQ 的群体不断地推⼴他们的叙事和⼀个不⾔⽽喻的“脚本”,让经历SSA的⼈去⽣活。这个脚本基本上帮助有SSA问题的⼈,并通过他们的⽇常⽣活经验来理解他们的情绪/倾向。
‘同性恋者的脚本’如下:
- SSA是⾃然发⽣的(甚⾄是上帝的旨意)
- SSA告诉你‘’你是谁‘’(强调发现)
- SSA是你⾃我认知的核⼼
- SSA⾏为是⾃我认知核⼼的⾃然延伸
- 符合你身份/核⼼的⾏为,对你的⾃我实现⾄关重要(⾃我实现)
因此,你就是LGBTQ 社体的⼀份⼦,你的举⽌⾏为和认同感应该得到肯定。与此形成鲜明对⽐的,是另⼀个脚本 – ⼀个来⾃基督教的脚本:
- 有的⼈会经历SSA(这不是对⼈进⾏分类的标志,但它是许多‘不应该是这样’的⼈⽣经历之⼀)
- 性感受并不决定或定义我们的身份;它并不是我们是谁的核⼼
- 我们可以选择将我们被同性吸引的经历融⼊同性恋的身份中
- 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将我们的身份建⽴在其他的⼈⽣经历上(例如,我们在基督⾥的身份,⼉⼦/⼥⼉,职业等)
- 在基督徒的⼈⽣中,最具意义的是在基督⾥的身份 – 就是身为耶稣的跟随者的意义
遵循任何的脚本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且这两个脚本是设置在互相冲突的状态当中。⼀个认为SSA是⾃然形成的,所以压抑或限制性欲望是不⼈道的,因为这是⾃我实现的核⼼。另⼀个告诉我们SSA不是⾃然形成的,也不是⾃我实现的核⼼,我们的身份是根植于基督,⽽不是性欲,因此,为了追求基督⽽⾃我控制实际上是好的。
我们会继续探索这两个脚本的主题,从吸引⼒、⾏为和身份之间的关系开始。
吸引⼒、⾏为和身份
身份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这也将导致某种举⽌⾏为。在这种情况下,⾃我标签为同性恋者,通常意味着经历SAA,然后逐渐发展和表现为同性⾏为(性欲或浪漫 的)。由于个⼈经历在其身份建⽴的过程扮演着重要的⻆⾊,同性⾏为或性经历可以引导⼀个⼈去接受同性恋的身份,即相信这就是”我是谁”, 并且也相信这是“不能改变 “的 (我们将在第2和第7题中继续讨论),这就导致了个⼈性的接纳同性⾏为是唯⼀正确的途径。
与吸引或取向不同,举⽌⾏为和⾃我认同是绝对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法控制⾃⼰的举⽌⾏为就表示缺乏⾃控⼒和被冲动⽀配。⾃我认同是指⼀个⼈选择如何理解⾃⼰和⾃⼰在世界上的位置。因此,这就给了我们⼀个⾮常明确的结论:是参与同性或⾮异性恋的⾏为,或者是去拥抱同性恋/LGBTQ 的身份,完全是个⼈⾃⼰的选择。
性吸引可能是多余的吗?
尽管努⼒改变同性吸引的经验可能并不总是有效的(详⻅第8题),但它不是不可改变的,不应该成为任何⼈身份的核⼼。在基督教的背景下,我们每天都被呼召效法基督,基督应该成为我们身份的中⼼和核⼼。当我们对跟随和追求耶稣说“是”的时候,就意味着对我们⾃⼰的世俗和⾁体的欲望说“不”。关于性,它意味着对邪恶的性欲望 (欲望和⾮异性恋)说不。
这就是我们需要探讨“不必要的性吸引”这个概念的地⽅。LGBTQ活动⼈⼠会兜售这样⼀种观点:既然性吸引⼒不是有意可控的,我们仅仅把它作为⼀个⼈身份的⼀部分接受是不够的,所以它被肯定/被庆祝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需要停下来,想⼀想:“所有的性吸引都是必要/需要的吗?”我们的答案是明确的“不”。
以已婚男⼠为例:
婚姻不是解决性诱惑和性挣扎的捷径。婚姻是⼀个男⼈和⼀个⼥⼈所⽴的契 约,在⼀种⼀夫⼀妻制的关系中保持对彼此的承诺,也是唯⼀⼀个性活动是神圣的地⽅(⻅Q17)。⼀个已婚的异性恋男⼠仍然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年轻和有吸引⼒的⼥⼈(身体上或情感上)的性吸引。这个已婚男⼠,如果他认真对待他的婚姻誓⾔,那么他将不得不抵制年轻⼥⼦的性吸引⼒,那⼥⼦并不是他的配偶。因此,他正在经历不必要的性吸引。
因此,不必要的性吸引并不是虚构的。这种的性吸引,虽然⾁体上可能会渴望,出于合理的原因,在认知上是不必要的。
既然性吸引可以是不必要的,那么性取向(它实际上只是⼀种更持久的性吸引,因此是⼀种默认状态,⻅上⽂)也可以是不必要的。对基督徒来说,耶稣是我们最终的奖赏。跟随祂的呼召是⼀种极⼤的特权。我们许多⼈都放下⾃⼰的意志、野⼼和欲望来跟随祂。我们把耶稣放在我们身份的核⼼,祂的话是我们的喜悦。我们寻求祂,列出圣经中明显违背祂意志的事。对耶稣说“是”——说“是”去跟随祂——是⼀个强⼤的理由,来认识和看待⾮异性恋/不受抑制的性吸引和性取向是不必要的。
接下去,我们会来探讨“根据圣经,同性恋是⼀种罪吗
事⼯提示:
- 关注在对⽅是谁(你的家⼈?你的会友?你的朋友?)⽽⾮只是对⽅的性倾向。在我们⾯前的⼈也是上帝按照祂的形象创造的,我们⽆论如何都应该爱他。
- 让这个态度成为我们服事挣扎者的锚
- 不带论断的聆听
- 慢慢地说话,倾听和理解对⽅分享内容的由来。
- 如果对⽅愿意敞开⼼扉,可安排时间,针对性/挣扎的课题与对⽅进⾏更深⼊的对话,并为此⽽做好准备
References:
- The Invention of ‘Heterosexuality’, 2017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70315-the-invention-of-heterosexuality, accessed 20 Aug 2020
- The Invention of ‘Heterosexuality’, 1995 https://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assault/context/katzhistory.html, accessed 20 Aug 2020
- Homosexuality Questions and Answers, 2014 https://nccs.org.sg/resources/books, accessed 15 Nov 2020
- We Cannot Be Silent, 2015 https://g.co/kgs/YdE41m, accessed 15 Nov 2020
- Homosexuality and the Christian: A Guide for Parents, Pastors, and Friends, chapter 2 to 4, 2010 https://g.co/kgs/6zfd98, accessed 15 Nov 2020
- The Unaffirmed Core, 2018 https://g.co/kgs/KPba7H
- Genetics and human behaviour: the ethical context, chapter 10, 2002 https://www.nuffieldbioethics.org/assets/pdfs/Genetics-and-human-behaviour.pdf, accessed 20 Aug 2020
- Standards 4 life – Homosexuality, 2014 https://cmda.org/wp-content/uploads/2018/02/Homosexuality-01-29-2014.pdf, accessed 20 Aug 2020
- Born Gay? Examin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Homosexuality, 2010 https://g.co/kgs/BEy53j, accessed 15 Nov 2020